玉林信息港
玉林信息港 > 财经 > 正文

大量商品滞销 零售企业现金流危机

导读: 

这几个月将会是很多零售企业的生死关:一方面,是消化春节礼盒商品的库存能力;另一方面,是对生鲜和线上两大模块的探索。作者/十里 灵兽 ID/lingshouke▲这是灵兽第775篇原创文章面对突如其来的

这几个月将会是很多零售企业的生死关:一方面,是消化春节礼盒商品的库存能力;另一方面,是对生鲜和线上两大模块的探索。

大量商品滞销 零售企业现金流危机

作者/十里 灵兽 ID/lingshouke

▲这是灵兽第775篇原创文章

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,民生需求也随之彻底爆发。

从抢菜潮、囤货潮再到买菜难,生鲜的各业态被消费者轮番“轰炸”。表面上看,零售企业“生意兴隆”,但实际上却是喜忧参半。虽有一部分以生鲜为主的零售企业营收增速较快,但也有不少商超营运人员反映,整体盈利状况并不明显,尤其是线下商超。

“很多企业的现金流状况很糟糕,正在寻求网贷和银行流水贷等融资渠道。”一位零售行业的咨询师告诉《灵兽》,这几个月将会是很多零售企业的生死关:一方面,是消化春节礼盒商品的库存能力;另一方面,是对生鲜和线上两大模块的探索。

而《灵兽》在走访多个连锁零售商超和业态后也发现,顾客在门店内多呈现目的性购买,大都以生鲜品类为主,买完即走,其他商品出现了严重的滞销,甚至设为赠品。

大量商品滞销 零售企业现金流危机

在疫情期间,商超里高周转率的商品多以蔬菜为主,其毛利本就不太可观。同时,随着民生商品需求量的上升,物流运输环节在各地受到防疫管制,且蔬菜出现断供情况。

再加上春节期间员工少,商超企业需要支付更加高昂的成本。此外,消毒水和口罩等消耗品,也随着疫情的持续成本暴增,尽管超市表面上“门庭若市”,但整体营收并不乐观。

疫情面前,有些企业能抓住“机会”,而有些则是面临更大的“危机”。

回顾17年前,阿里因非典才得以打开网购市场,而顺丰因非典那年航空公司降价,王卫才想出包机的方式运送快递,用速度碾压对手后因祸得福,快递业务量每年递增50%,而以此形成规模优势也抵消了包机成本。

再纵观这次疫情,或许也将成为零售业“进化”的催化剂,倒逼企业作出改变。当然,更主要的则是如何应对疫情、审时度势,才是最大的考验。

1

保障供应,发力上游

民生小事大过天。

超市作为民生供应的主要销售渠道,疫情发生之后,各地消费者涌入超市恐慌性抢购商品,货架瞬间被搬空,连根菜叶子的身影都难寻,这无疑反向给超市的采购造成巨大压力。

一位连锁企业的采购高管告诉《灵兽》,大年三十那天,公司对手头现有的供应商资源进行了整合并沟通,筛选出能够正常配送货物的企业和商品后,剩余的将品类指定到对应的采购人员去解决和沟通。

该高管称,因为身处连锁企业,过去都是总部进行采购,再由中心仓发配到各个门店,但疫情下,采购机制也相应放开,变的灵活,第一时间将储备库存全部发到门店,同时与产区实时对接。

但即便如此,还是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。

因为消费者重点的抢购对象锁定在——蔬菜品类,其拥有地域性强、货架期短,品质不好把控等因素,加上供应商休假以及封村、封路等因素,都在阻挡蔬菜的供应。

大量商品滞销 零售企业现金流危机

“无奈之下,我们直接派采购人员从家里直奔原产地去沟通,率先询问了湖北荆州和孝感的蔬菜供应商,想为其解决封城后的滞销难题,但因为物流运输问题最终没能帮助到。”该高管表示。

一位零售企业的采购负责人告诉《灵兽》,疫情期间北京的蔬菜供应多由河北、山东和内蒙等地直采,因为距离北京较近且远离疫区,运输也方便。

该高管表示,采购人员到产地后,找到了货源,也让农户雇人加班加点把菜采摘了出来,但面临最大的难题是运输不出来,最终只有通过总部去协调和解决。

在趟过几个品类的坑之后,采购团队也慢慢摸索出了经验。

将过去“少量多次”密集供货的订单方式,改为“增加单次订单量,延长下单间隔期”的供货方式,这样能够缓解物流配送的压力,还能解决配送人员的隔离难题。

大量商品滞销 零售企业现金流危机

生鲜之外,很多快消品的供应也出现短缺现象。小鸡炖蘑菇桶面因为被大家嫌弃而滞销,但几天后,却被理货员全部摆满货架,且单一口味,这并非恶搞。

由于方便面被列为重要物资后,要先供应政府采购,才能轮到企业订单,“有一次公司财务走流程晚了半天,供应商就不给留了,到手的货就被其他企业订走。”一位采购人员颇感无奈。

“尽管现在的供应得到很大缓解,但未来将注重产地直采的能力。”该采购高管表示,面对疫情才感受到自己的不足,接下来要加大民生商品的直营,而非单纯依赖当地供应商。

疫情之下,供应链只是一个环节,而这场战疫下的催化,还远不止如此。

2

年货礼盒等商品出现滞销

“春节前店内摆了很多礼盒、箱装商品,包括乳饮、白酒和休闲食品以及大包装的饮料等品类,但早早就撤下去了,起初堆在后仓,好像等着退回给厂商。”一位一线门店的工作人员表示。

往年,新春礼盒是商超和品牌商们在春节期间的一大营收,但今年却成了“重灾区”。

被“禁足”的消费者用餐以小家庭为主,造成礼盒装和大包装的产品无路可销,此事直到正月十五依然没有转机,再加上返工潮,剩余的产品在区域只会造成积压。

一位乳品经销商告诉《灵兽》,针对新春礼盒滞销,品牌商给予一定的配额,对商品进行回收后捐赠到疫情重灾区,但毕竟凤毛麟角,损失还是很大,还有部分企业发出通知可以回调部分产品。

“虽然经销商表示能够部分回收,但需要等到疫情结束后,那样现金流又受到巨大影响。”一位超市运营负责人表示,目前的做法是将有年节属性的礼盒拆开,进行单品陈列,以此提高产品的动销。但大包装的饮料,因为现阶段外出与家庭聚餐骤减,只能退还给厂商。

大量商品滞销 零售企业现金流危机

一位门店工作人员表示,后仓基本被这些滞销品占据,已经半个月基本没什么销量,就算拆开单品售卖,现状依然棘手。

针对这个难题,《灵兽》询问几家零售商,但都表示只能尝试从自救和经销商两方面入手。

“疫情开始时,公司立刻联系了经销商做预案,也做了产品动销方案和双方费用的预估,想提前解决燃眉之急,但达成协议阻碍重重,库存、现金流和经销商的态度,都让零售商很被动。”一位快消品采购人员称,下一步打算再联系高层去解决。

而在自救方面,有些零售企业则正在寻求B端合作,在接下来的节假日,承包公司礼品的供货,帮助缓解滞销难题。此外,还有联系社区做些团购业务。

不少企业的年货礼盒等商品出现严重滞销已成事实,这部分商品数量大、客单价高、时效性强,但无论如何,这并非简单的促销就能解决,而是更深层的重构供需关系。

在疫情下,如何与经销商沟通好,将损失降到最低,也十分重要。

3

减少不必要的开支,加速布局线上

“用工荒”和一线人员的生命权、健康权,在疫情下,每一家零售企业都不敢忽视,《灵兽》也在此前文章(零售企业的疫情“困境” | 零售战“疫”②)中,剖析了首航超市和叮咚买菜在人员管理方面的做法。

由于一线员工人手短缺,“一人多岗”在诸多企业司空见惯,采取综合排班,有时候员工在后仓进行分拣,有时候则在前台理货,而在社交媒体上更有员工透露,盒马强制所有员工去门店支援,以减少用工压力。

企业此举在减少人员紧张的同时,也在解决一个长久被零售企业摆在台面的问题,即:节流。因为现金流是支撑零售企业接下来能走多远的关键因素,毕竟疫情过后,才是真正的考验。

生鲜传奇的总经理王卫表示,因为人手不足,只能是后勤往上补充,缩短营业时间,甚至关闭门店。

大量商品滞销 零售企业现金流危机

一部分零售企业,选择缩减门店的营业时间和关闭部分门店,这些举措都减少人员紧张、节省水电和控制不必要的开支,加上线下客流本就一般,反而在门店关闭后,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“到家业务”中。

“门店关闭后,线上还可以接订单,或是有些预约明早送货的订单,也在下班后进行分拣和打包,再加上盘点,基本要到半夜了。”一家商超的一线工作人员称。

疫情期间,民生商品外卖需求激增,拥有社群运营和外卖能力的超市受到的冲击更小,许多原来不愿意和第三方外卖平台合作的超市,也在短短几天内与之达成合作协议。

一位区域的连锁零售运营人员向《灵兽》透露,今天接收到公司内部邮件,领导下命令在18日前上线O2O业务,且与第三方洽谈完毕,但因为上线突然,这次也仅在几家门店试水。

“决定上线后,公司立马安排了内部培训。”该员工透露,因为很多耗材无法来得及供应,在试水阶段,还是采取了散装的方式,而后台很多的流水设备还没到,需要消耗部分人工解决。

可见,该零售企业并未对生鲜完成标准化,而贸然上线了到家业务,以至于该员工十分焦虑,甚至该如何跟平台接洽都还不明确。

很多零售从业人员感慨,时至今日,才暴露很多不足,而超市业态更多要满足消费者的民生需求,那就需要洞察、理解消费者,并不断创新和突破。

4

注重现金流

疫情下,国家相继出台了诸多政策支持中小零售企业共渡难关。比如,减免中小企业房租、缓缴社会保险费、延期偿还信贷等。

据悉,目前万达、华润、红星美凯龙等企业自发带头进行租金减免,而盒马发起的解决餐饮企业待岗员工工作问题,“共享员工”的模式也成为业内热议话题。

但零售业想要靠自身闯过去,本质还回归到对现金流的把控。正如业内的老话,零售企业成也现金流,败也现金流,在零售业“活”的相当好的都是现金流充沛的企业,而非利润数据漂亮的。

众所周知,零售业面临的最致命的难题,不是房租、也不是人工,而是现金流,现金流出现问题则是灭顶之灾。

大量商品滞销 零售企业现金流危机

所以不少业内人员,将日流水营业额5%作为节流存储,以备不时之需。因为如果现金流出问题,随之而来的就是整体的问题,比如员工工资、总部的房租、门店的房租、商品供应和配送等。

最后,在这场疫情中,对于零售业未来较为统一的判断,集中于小业态和到家业务中。

想要加速布局小业态的企业,或许在疫情后将迎来新的机会,因为很多依赖门店的小店接下来将进入“关店潮”,这些依附在社区街道边的小平米门店,正是要跑马圈地小业态企业眼中的肥肉。

而至于内部礼盒商品滞销、线上到家业务的探索以及生鲜供应链的难题,都还需要零售企业自己去打磨,唯有自己扛过去,春天才能到来。(灵兽原创作品)


推荐阅读:苹果xr好还是x好